《台灣:從文學看歷史》讀後心得

《台灣:從文學看歷史》,好大又好厚,看著像是參考書。然而明明書寫的是不脫枯燥乏味的文學史,卻因為它的外表設計還有編排,讓我可以放棄速讀,耐著性子看下去。

我是在正面臨要不要轉學考去台文系還是華語文系,抑或是繼續「與我這個沒什麼興趣勉強應付了事」的中文系混下去,這樣的兩重抉擇之下遇見它的。

在那段時間我看了好多考古題的指定用書,真的被悶煩了,想找點「課外」又不至於太輕鬆,多少還能吸收點知識的書本換個口味,就看見它突兀地躺在空蕩蕩的書架上,好像特意引我注目。想當然我來了也看見了,於是開始了和它為數一個多禮拜的相處。

這本《台灣:從文學看歷史》不外乎就如同它標題說的,藉由文學作品來衍推歷史事件。關鍵句打進大腦我才恍然大悟,文學有一部分服膺歷史,是一個紀實的工具。更進而想起之前在上課的時候,和老師討論過歷史文學與歷史的差異。縱然大家多信服歷史的真相性更高,但其實我們都知道「歷史由勝利者書寫」,也就是說根本沒有大家以為的那麼客觀,但是在當代被留下來的那些文學作品,卻是以各種立場與角度來詮釋大至時代小至事件的影響。

學過基礎的編排概要可以知道,一本書至關重要的元素是目錄。目錄的前後順序可以代表作者的價值觀,像是編排一本文學史,有些人從原住民開始說起,有些人要推進到日治時期,而有些人則認為國民政府來台是「光復」。

這本書從原住民時期,由中國來台至裡的官員所書寫的紀錄作品談起。不外乎就是課本上我們熟悉的《東番記》《北投琉穴記》,從那個時候的記述內容,讓讀者可以想像當時原住民的生活樣態,還有與漢人互動的樣子。再加上我們漠視原住民歷史這一塊多年,以至於原民文化的不齊,而這些官員隨手記下的筆記等等,就可以是一份有助於考察的資料。

先前提到目錄之於作者的意識關係,還有著述的選材,如果知道王德威這個人,就不陌生他有多麼致力於在推展歷史的多元性,以至於可以觀察到,他所選錄的作品幾乎沒有特別的定位。縱然撰寫歷史題材,也不依照台灣史的脈絡,像是日治時期與戰後的選文諸多標新立異,甚至是直接略而不談。當然,畢竟這是一部以文學為主的專述,自然有他的美學和篇幅的考量,其中也與他慣性來回過去與現代的書寫手法有關。

歷史通常是回顧,但是王德威卻做到了將歷史作為借鑑的這一點,頻頻與讀者對話甚至喊話,要人們知道歷史雖有他的不可回溯性,卻有他的因果可循。

可能也是由於這一點,所以《台灣:從文學看歷史》就這方面而言,他是非常具備作者色彩的。比起其他像是陳芳明或是葉石濤教授所著述的文學史,就考試性與普遍性,我會推薦先去對其他教授的著述有所了解,再來閱讀王德威的《台灣:從文學看歷史》。這個時候,不僅是從認知上會有很大的突破,視野也會因而開闊,不會只看到單一的歷史走向而顧此失彼。
(筆者於2020年補記:在備考台文所後讀了關於葉老的訪談史料,這才明白他原來是一個小說家,是情勢所逼才跨領域寫文學史。)

但如果你只是想要對台灣的文學史或是台灣歷史與文學的關係有一個粗淺的理解,也傾向於能夠接受較有趣且生動的陳述手法,或者只是想要能夠快速入手台灣的歷史文學作品,那麼這本書,你應該會跟我一樣,翻開第一頁就深深迷上。

由於我個人較為喜愛的是臺灣文化紀實相關,所以在看完該書最印象最深刻的片段,大抵也脫離不了於此,尤其是葉老的《三月的媽祖》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一看見這個書名的時候,我還以為單純講述民間信仰,沒想到引文卻是如此:
「故事中律夫的革命和逃亡,有如一場夢魘。混亂的行動,驚恐的追捕,都化為意識流動的震顫。恍惚中,他的妻子、娼妓,和農婦的身影交互出現,引誘著慰藉著他,最後竟然歸結為媽祖的形象。女性以其悲憫,以其包容,成為革命者最後的救贖。」
看出來了嗎?媽祖其實是一種意象的集合體,而這是一篇背景於二二八時期的小說。

留言